從前有個包子他困了笑點是睡熟了。
喜洋洋與灰太狼裏說從前有個包子它餓了(不是困了)意思:當時是奧利跟沸羊羊講了這個笑話,當時沸羊羊還不理解這個笑話的意思。但是等到第二天暖洋洋給他做包子吃的時候,沸羊羊終於明白了了這句笑話的意思。
後面沸羊羊跟懶羊羊也說了這個笑話,懶羊羊也不明白這個意思,等他給壹只羊壹個包子才知道。
包子
包子(Baozi)是中國古老的傳統面食,相傳三國時期由諸葛亮發明,做好的包子皮薄餡多,松軟好吃。包子壹般是用面粉混和水後發酵過的面團,包上餡料,蒸制而成,常用餡料為各種肉類、蔬菜、芝麻、豆沙等。
相傳,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孟獲後,行到瀘水時,軍隊無法渡河,於是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在外面包上面粉,做成人頭模樣,祭祀後大軍順利渡。這種祭品被稱作“蠻首”也叫作蠻頭,後來稱為“饅頭”。到了唐宋年間,饅頭逐漸成為殷富人家的主食。
到了南宋,《夢粱錄》中的“酒肆”記載:酒店內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等。這裏稱呼的“包兒”應該就是方言中的“包子”。這時包子的餡料已經非常豐富了,不過依舊是饅頭、包子不做具體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