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水氯化鈣壹般為白色的塊狀,在吸水之後外觀會發生變化,具體表現如下:
1、吸少量水:外觀形態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為塊狀。
2、繼續吸水:表面開始變得潮濕和柔軟,有融化之勢。
3、再繼續吸水:由潮濕塊狀變為液體,然後完全被水溶解。
無水氯化鈣吸濕性極強,暴露於空氣中極易潮解。易溶於水,同時放出大量的熱(氯化鈣的溶解焓為-176.2cal/g),其水溶液呈微酸性。溶於醇、丙酮、醋酸。與氨或乙醇作用,分別生成和絡合物。
低溫下溶液結晶而析出的為六水物,逐漸加熱至30℃時則溶解在自身的結晶水中,繼續加熱逐漸失水,至200℃時變為二水物,再加熱至260℃則變為白色多孔狀的無水氯化鈣。
擴展資料:
氯化鈣的化學性質:
1、解毒劑
5%水溶液pH值4.5~9.2。1.7%水溶液同血清等滲。該品以碳酸鈣和鹽酸為原料制得,為鎂中毒時的解毒劑。 鈣離子可與氟化物形成不溶性氟化鈣,用於氟中毒解救。
2、化學反應方程式
溶解度較大的氯化鈣可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溶解度較小的沈澱:
氯化鈣電解後可得出純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