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竹蓀竹蓀時,最好去除竹蓀竹蓀的某些特定部位,否則會有比較強烈的臭味,其中竹蓀竹蓀的封閉端和菌根是不能食用的,是竹蓀怪味的聚集地。另外,鮮竹蓀不清洗表面的黑色粘液是不能吃的。
竹蓀竹蓀是壹種隱花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用竹蓀做菜竹蓀濃而不膩,淡而不稀,風味很美。它以白色蒸汽燈沙罩的形狀聞名中外,像少女穿的紗罩,十分精致細膩。竹蓀竹蓀還會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曬幹,煮湯的時候加壹點,特別好吃。炒燉的時候加壹點,菜不會變質,也起到調味的作用。
竹蓀的子實體色彩鮮艷,造型獨特,由菌蓋、菌柄、草菇和菇裙組成,高14.8~19.5 cm。帽深綠色,像壹頂鐘形的帽子,附在莖的頂端,直徑2.8~5.1厘米,高3.2~4.2厘米。帽體呈橢圓形和多邊形孔,直徑0.1~0.6厘米,孔深約0.3厘米。細胞的細胞膜很薄。柄為白色海綿組織,中空管狀,圓柱體為上細下粗的紡錘形。從團藻基部到菌蓋頂部,菌柄的橫徑為65438±0.9 ~ 4厘米。團藻呈碗狀,包在柄基部,有白色或粉紫色斑塊,高4.5~5.5厘米,直徑3.5~5厘米,由內外膜和膜間膠質組成。子實體成熟後,雪白的菇裙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