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爆發食源性疾病數十萬起,病例數千萬起。這類疾病發病極快,如果不及時診治,後果會很嚴重。此外,壹些由自然災害、環境汙染等突發事件引發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也需要給出及時、快速、準確的結果,為應急處理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保證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除了對生產的產品進行檢測,從種植基地到很多流通環節的整個產業鏈都需要質量保證,比如大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甚至省內高速入口。在這樣的需求下,快速測試也會有很大的應用空間。總體來看,以kit、ELISA、PCR、納米生物技術、生物傳感技術、便攜式分析儀器為代表的快速檢測和移動檢測技術必將在我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但值得壹提的是,快速檢測技術在應用中還存在壹些問題,如準確度、檢出限、精密度、重復性、再現性、抗幹擾等。因為現在的檢測多為微量或痕量檢測,對儀器和人員的要求都很高,對檢測的預處理要求也很高。而快速檢測技術作為準確定量檢測的早期輔助篩查,可以排除壹些不必要的檢測,為後期的定量檢測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檢測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