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選擇
最好選擇水量充足、地面開闊、地勢略傾斜的池塘。池塘面積可大可小,水深0.7-1.5m,水質要新鮮無汙染,水中溶解氧在4mg/L以上,PH值7.0-8.0。同時配備各種排灌增氧設備。
2.水生植物的種植
沿著池塘周圍20%-50%的淺水區種植水生植物。壹般可以選擇種植黑穗病菌和伊樂藻。在淺水中種植,待水生植物逐漸成活後再逐漸加水。此外,還可以在池塘水面移植少量的水花生和水葫蘆。
3.載畜量
蝦苗養殖池的放養密度不宜超過1000個/m2,適當的稀疏養殖和適時的分養有利於提高成活率,壹般成活率可達50%-70%。放苗前註意清理消毒池塘。
4.餵食誘餌
前期以小雜魚、廢肉、人工配合飼料為主;中後期全部餵碎螺、蚌和適當的植物飼料。餌料投餵應遵循定時、定點、定量的原則,壹般每天早晚投餵壹次。
5.水質管理
定期監測水質,按時施肥,勤補充有益菌,多使用鈣鎂磷肥或腐植酸鈉肥。另外,每隔10-15d加10-15cm水,保證水體的透明度,雨天撒3-5mg/L生石灰。如果蝦大量脫殼,需要及時潑灑活性鈣3.75-7.5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