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含粗蛋白25%-30%,D-甘露醇(即蟲草酸)7%-29%,脂肪8.4%,腺苷、麥角固醇、維生素B12、蟲草多糖及多種氨基酸。
冬蟲夏草是由昆蟲身體和從昆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連接而成。蟲體似蠶,長3-5厘米,直徑0.3-0.8厘米;表面暗黃色至黃褐色,有20-30個環,靠近頭部的環較細。
擴展數據
每年夏天,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上,體型小、花朵多的成年蝙蝠蛾會在地面上產下成千上萬的千千卵。經過壹個月左右的孵化,蛾卵會變成蟲子,然後鉆入濕潤疏松的土壤,吸取植物根系的營養,逐漸把身體養得又白又肥。
土層中有壹種球形蟲草真菌子囊孢子。當毛蟲幼蟲受到孢子攻擊時,它們會鉆入空氣的淺層。孢子在幼蟲體內生長,幼蟲的內臟壹點壹點消失。最後,幼蟲正面朝下死去。此時,蟲體變成壹個布滿菌絲的身體,被埋在土層中。這就是“冬蟲”。
過了壹個冬天,第二年的春夏,菌絲又開始生長。從死亡幼蟲的口部或頭部長出壹種紫色的草,高2-5厘米,頂端有壹個菠蘿狀的蒴果,被稱為“夏草”。這樣,幼蟲體和生長的草壹起就形成了壹個完整的“冬蟲夏草”。
百度百科-冬蟲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