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中國的捕魚活動最早出現在原始社會的舊石器時代,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陜西Xi半坡出土的骨魚鉤距今約6000年,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釣魚文物。
此外,在全國各地的新石器文化中都發現了許多骨魚鉤,如大汶口文化遺址、黑龍江省寧安遺址、河北省唐山市大城山遺址、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阿山遺址等。
此時魚鉤主要分為倒刺型和非倒刺型。可見當時內陸地區淡水水域的捕魚活動不僅非常普遍,而且技術水平也很高。
確切的捕魚活動的文字記錄可以在2000多年前的詩集《詩經》中找到。人們壹直在河裏捕魚。
釣魚作為壹種娛樂活動,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在先秦時期的古代文獻中,關於釣魚的記載大多是從文化娛樂的角度出發。
比如《列子》,記載了詹為什麽為了捕魚而談治國安邦之道,《孔康誌》記載了子思在魏期間與漁民交談,說不能貪財等等。但就文獻記載來看,最早推姜太公釣魚為娛樂性的釣魚活動。
參考:百度百科?用魚鉤和線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