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香榧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用牙咬殼,既費錢又不雅。實際上,香榧的每個硬殼的壹端都有兩條裂紋,俗稱“香榧眼”。只要拇指和食指按住“香榧眼”,堅硬的外殼就會壹分為二。然後,按壓殼內的堅果,稍微來回旋轉,即可去除果皮。
香榧果實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果實含油脂42%,蛋白質10%,脂肪4%,並含有鈣、磷、鉀。除油炸食品外,還可用於榨油和醫藥。香榧可用於驅除腸道寄生蟲,如鉤蟲、蛔蟲等,效果良好。據介紹,每天空腹咀嚼3-40顆炒香榧,連續3-4天,可去除鉤蟲。兒童劑量可酌情減少。咀嚼生香榧驅蟲效果更好。對於腹瀉或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咀嚼炒香榧會獲得更好的療效,必要時可以嘗試壹下。
雖然香榧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和E,有助於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改善胃腸道的功能狀態,但在食用香榧時,要註意以下幾點:
1,香榧不宜與綠豆同食,否則容易腹瀉。
2、香榧性溫,吃多了會讓人上火,所以咳嗽咽痛、痰黃的人暫時不要吃。
3、因為吃香榧有飽腹感,所以飯前不宜多吃,以免影響正常進餐,尤其是孩子。
4、香榧含有較多的脂肪和油脂,容易滑腸,不適合腹瀉或大便稀的人食用。
壹般來說,營養專家推薦每日食用量為10-15粒。而且香榧男女老少皆可服用,適合壹般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