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欄起源於英國。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柵欄的遊戲演變而來。跨欄跑最早使用的欄架是掩埋在地面上的木支架或柵欄,1900年出現可移動的倒T字形欄架。1935年有人將T形欄架改成L形欄架,L形欄架支腳的另壹端朝向運動員的跑進方向,稍加阻力即可向前翻倒,減輕了運動員過欄時的恐懼心理。奧運會比賽項目分男子110米跨欄跑、400米跨欄跑(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跨欄跑(1932年列入,當時為80米跨欄跑,1972年改為100米跨欄跑)、400米跨欄跑 (1984年列入)。男子110米跨欄跑的欄高為106厘米,400米跨欄跑的欄高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欄跑的欄高為84厘米,400米跨欄跑的欄高為76.2厘米。比賽時,運動員必須跨越10個欄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腳踢倒欄架外,身體其他部位碰倒欄架不算犯規。
跨欄跑是在壹定距離內,跨過規定的高度和數量的欄架、技術性較強的短跑項目。國際比賽男子為100米高欄,欄高106厘米,欄數10個;女子為100米低欄,欄高84厘米,欄數10個。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我國選手劉華金在女子100米欄賽中以12秒73的成績,打破她自己保持的12秒89的亞洲紀錄。中國選手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追平了沈睡13年的記錄,是12秒91。後來在國際田聯超級大獎賽洛桑站他又打破了這個記錄,獲得了12秒88的好成績。這是中國人的驕傲! 最新世界紀錄是12秒87,由古巴人羅伯斯於2008年6月12日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