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準備剪刀,紅粉卡紙(新手需要多準備);
2.取出壹張紅色紙板,有規律地對折;
3.沿著“紙脊”剪開紙板,最後預留5厘米。
4.將卡片紙滾動幾下,使其看起來呈弧形;
5、然後把包好的紙板打開,首尾相接,用雙面膠粘在壹起,形成壹個圓柱體;
6.再把粘好的圓筒壓下去,然後用手慢慢調整紙條的弧度,燈籠的主體部分就完成了;
7.用針線和壹次性筷子在燈籠兩端穿幾根線,線打結;
8.在線的壹端綁壹根小木棍,可以當燈籠的把手;
9.用剪刀將兩種顏色的紙板剪成細條,混合起來作為燈籠的流蘇;
10,將燈籠的流蘇系在做好的主體部分,燈籠就做好了。
中國燈籠,又稱燈籠,是漢族古老的傳統工藝品。花燈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風格,每個花燈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會掛起象征團圓的紅燈籠,營造節日氣氛。?
燈籠是繪畫,剪紙,紙裝訂,針刺和其他技術的結合,與中國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燈籠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幸福的象征。經過歷代花燈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精湛的工藝。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看,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除此之外,還有供人們欣賞的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