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疙瘩是十字花科蕓苔屬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度150 cm。全株無毛,根圓錐形,皮白色,根肉質,白色或黃色,味辛辣,基生葉少,羽狀裂頭大,頂部圓裂片寬,邊緣有不規則尖齒。
莖生葉似基生葉,花淡黃色,萼片披針形或長圓形,花瓣倒卵形,種子球形、暗褐色,4-5月開花,5-6月結果。栽培於中國各省。芥菜疙瘩喜歡寒冷潮濕的氣候,不耐霜不耐熱。溫度過高或土壤幹燥都不利於生長。
栽培技術
1.種植技術:芥菜疙瘩對土壤的適應性廣,但為了獲得高產,應選擇芥菜疙瘩作為水稻的砂壤土,並施足基肥,在施工中種植,種植兩行,間距40 cm -50 cm,晚熟品種應適當稀植。芥菜疙瘩生根比較慢,所以移栽的時候要盡量多帶土,避免傷根,埋的時候要讓根不彎曲,這樣才能提高成活率。
2.合理施肥:芥菜疙瘩壹般在秋播後3-4天出現,春播芥菜疙瘩壹般在6-15天出現。當芥菜結苗有兩片真葉時,進行第壹次追肥,每畝施0.3%尿素溶液1000 kg,在收獲前7-10天進行第二次追肥,以後每收獲壹次追肥。
3.澆水除草:芥菜種子小,容易受土壤水分影響。出苗前註意澆水保濕,澆水時間以早晚為宜。要掌握輕倒、勤倒的原則,不能壹次倒完。芥菜疙瘩是矮植物,壹般是蔓延的。混有芥菜疙瘩的雜草很難除草,費工。雜草要結合收割來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