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有誰知道這蘑菇的學名。

有誰知道這蘑菇的學名。

中華鵝膏

菌蓋直徑7~12(20~30)cm,凸鏡形,邊緣有棱紋,灰白色至淺灰色,中部深灰色。表面有泥灰疣狀至顆粒狀菌幕殘余。

中文學名

中華鵝膏

別稱

油麻菌 芝麻菌(廣西)麻絲菇(福建) 等

形態特征

別稱:油麻菌 芝麻菌 松菌(廣西)、麻子菇 麻絲菇(福建)、黑芝麻菌、麻子菌(四川)。

子實體粗壯而大。菌蓋直徑7~12(20~30)cm,凸鏡形,邊緣有棱紋,

灰白色至淺灰色,中部深灰色。表面有泥灰疣狀至顆粒狀菌幕殘余。菌肉

較厚,白色,味柔和。菌褶離生至近離生,白色、較密,不等長。

菌環:頂生至近頂生,易逝。菌柄柄:10~15cm×1~2.5cm,近圓柱形向上漸細,

汙白色至淺灰色。表面具粉灰樣和顆粒狀菌幕殘余、灰色鱗片,

柄基部漸膨大,不形成明顯菌托。

生長環境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群生或散生。

經濟價值:

可食用,各地民間有采食習慣。 重慶也有發生過中毒事件。

談論:此種而並不是網上說的角鱗灰鵝膏菌,角鱗灰鵝膏菌Amanita spissacea Imai 和 角鱗灰傘是同物異名,也不是松果鵝膏菌。

註意事項:

鵝膏菌屬中的食用菌也和有毒菌很相似,故在自己不能判明的情況下,盡量不要采食 鵝膏菌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