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面粉500克。
輔料:幹酵母3g,泡打粉5g,大豆油1兩,溫水20g(250g-300g),糖根據面粉用水量。
1.將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幹酵母、泡打粉和糖,拌勻,刮坑。
2.坑內加入溫水,加入大豆油,混合揉面團,微醒,約1小時。
3.睡醒後,做自己想做的包子。
4.將準備好的坯體放入抽屜,鍋中放入冷水,蒸13分鐘。
哪塊豬肉做包子最好吃?
可以用豬前腿,豬後腿,五花肉做包子。包子裏要適當加壹些肥肉。豬這些部位的肉很嫩,不太肥。包子味道更好,不太油膩。餃子是豬肉做的,大致是三份。無論是豬的哪個部位,都要配以肥肉,這樣包出來的餃子香而可口,肥而不膩。
豬也是活躍的動物。雖然是家禽,但活動量不小。養過豬的都知道,豬的活躍度越大,豬肉越好吃越香,這也是本地豬肉好的原因之壹。因為豬的前腿動的多,瘦肉多,但是耐力少,所以肌肉含量會少,脂肪集中在表面,結構有點像牛肉,而且前腿比後腿動的更頻繁,所以前腿的肉質更細嫩,口感更軟嫩。做餡比較合適。
豬後腿這壹部分的肉質與豬前腿有些不同,即活動沒有前腿多,肉質明顯有肥瘦分層,表面有壹層脂肪。
它的肉稍微老壹點,肉很緊,而且因為後腿肉壹般比較耐吃,所以說肌肉比較多。但是,它的瘦肉比它的前腿多。作為包子的原料,它喜歡吃較薄的餃子,首選是豬後腿。胖瘦比例取決於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