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1牛尾、牛骨。輔料:蘿蔔、枸杞各2個。調料:姜,2湯匙料酒,鹽。
烹飪做法:
將蘿蔔去皮,切成厚片(或者滾木塊,隨妳喜歡)。生姜洗凈去皮切片(不要把姜皮扔掉)。將牛尾洗凈,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天,然後將牛尾、牛骨、姜皮放入清水鍋中,加入2勺料酒,放入沸水中煮,繼續煮兩三分鐘。撈起牛尾和牛骨,洗凈,瀝幹多余水分。燜煮1小時,加入枸杞和鹽,蓋上鍋蓋燜煮10分鐘。
需要註意的事項
1,牛尾要去皮切塊。這個過程挺難的,不要自己動手。我讓賣牛肉的叔叔幫我做的。
2、蘿蔔的時機就看它了。喜歡軟的就早得到,喜歡脆的就晚得到。但枸杞容易煮,不要過早播種。
據說牛尾是牛身上經常出現的部位,肉很好吃。因為牛尾很活躍,沒有脂肪,所以脂肪含量低,是真正的低脂高蛋白營養食品。牛尾具有養血益氣、強筋健骨、養顏補腎的功效,其性平和,非常適合體虛者食用。牛尾含有豐富的膠質,但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才能揮發牛尾的膠質和美味。但是,當妳端上壹碗牛尾湯的時候,妳會覺得在砂鍋裏燉上四個小時是值得的——沒有其他調料,燉出來的牛骨都是牛肉的原味,湯不油不膩,入口卻足夠濃稠醇厚,絕非美味。牛尾上的肉也是燉到酥爛。嘴輕輕壹碰,肉就跟著嘴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