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柳樹披上了新綠的葉子,柔軟的柳樹垂下,像壹萬條綠色的絲帶在輕輕地飄動。誰的巧手剪下了這片薄薄的嫩葉?原來是二月溫暖的春風。它就像壹把靈巧的剪刀。
原文:
碧玉扮作樹,垂下萬條綠絲掛毯。
我不知道是誰剪下了薄薄的葉子,但二月的春風就像剪刀壹樣。
來源:
唐·何·張之的《歌唱的柳樹》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唐天寶三年,何帶著壹封信回到家鄉,官員們為他送行。乘船經南京、杭州,沿小邵關河到達蕭山縣,越州官員在驛站迎接。然後我們坐船去了南門外盤水河邊的老房子。那是二月初春,柳芽萌動,春意盎然,微風習習。
他張之就像壹只出籠的小鳥,回到了家鄉,他自然非常高興。突然,他看到了壹棵高大的柳樹,它在河岸上鶴立雞群,充滿了英雄氣概,這時候,他開始寫壹首詩《詠柳》,這首詩成為千古絕唱。
原文賞析:
這首詩的結構很獨特,先寫柳的整體印象,再寫柳,最後寫柳葉,從總到分,井然有序。用柳樹唱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稱贊她剪出了春天。這首詩充滿了人們在早春的喜悅。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流暢又華麗。
百度百科-劉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