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是回族。
清真二字是我國回族經常用的壹個詞過去,泛稱信伊斯蘭教的民族為回族,把他們信仰的宗教叫清真教,現在專賣回民食品的商店,也標上清真二字。
另外清真也是指符合伊斯蘭教教義和規定的食品、飲料、餐館等,通常是指符合清真食品規範的食品和餐飲場所。然而,清真本身並不代表壹個特定的民族,而是與伊斯蘭教相關的概念。伊斯蘭教是壹種全球性的宗教,信徒遍布世界各地,不分民族。伊斯蘭教教義要求其信徒遵守壹系列宗教規範,包括飲食規範。
清真的歷史發展
早在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就有清真齋欲,萬物不可移也的語句,意為純凈樸實,無塵無染。唐代詩人李白、孟浩然,宋代詞人陸遊、辛棄疾,多次在詩文中使用該詞,泛指做人的道德標準或高潔優雅。明中期以後,中國的伊斯蘭學者以清靜無染喻指伊斯蘭教,並逐漸在中國伊斯蘭教領域使用清真壹詞。
時至今日,除清真教、清真寺、清真言等專用詞匯外,在我國清真壹詞單獨使用通常專指已轉變為相關民族習俗的清真飲食,壹般不作限定詞使用,亦不等同於國外伊斯蘭教Halal,即符合伊斯蘭教法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