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隔夜黑木耳和變質玉米粉中有壹種“椰綠假單胞菌”,能產生壹種致命毒素“黴菌酸”,其中毒潛伏期多為半天至壹天,最長為三天。患者開始時僅有惡心、嘔吐、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輕度癥狀,隨後可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意識不清等癥狀。這種毒素目前沒有特效藥。
浸泡過的食用菌食材要和頭發壹起吃,尤其是夏天。最好把食用菌泡在冰箱裏。不僅是黑木耳,人們常吃的銀耳(銀耳)也要註意。如果浸泡時間過長,忘記換水,果斷扔掉。另外,市面上的鮮木耳也要精挑細選。如果是粘稠、水狀或有臭味的,壹定不能吃。如果進食後感到不適,應盡快就醫。
擴展數據
黑木耳的食用禁忌;
1,出血性中風患者慎食。
黑木耳雖然有殺菌消炎的功效,堪比阿司匹林,但對於出血性中風患者來說,壹定要盡職食用。黑木耳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降低膽固醇含量,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出血性中風患者凝血功能差,所以要禁吃黑木耳。
2.黑木耳煮熟後才能吃。
有些人喜歡涼拌黑木耳。雖然清爽可口,但含有大量嘌呤核苷類物質,具有抗凝血活性,還能抗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但其溶解性只有經過高溫蒸煮後才能提高,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所以吃木耳的時候壹定要徹底煮熟,壹定不能用溫水浸泡後直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