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人們在清明節會吃“清明果”。這是什麽?

人們在清明節會吃“清明果”。這是什麽?

我們中國人似乎在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固定的東西吃,比如新年吃餃子,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妳知道清明節應該吃什麽嗎?沒錯,就是所謂的清明果,也叫青團,清明包子等等。

在清明節,人們吃清明果時,它的外表是綠色的,壹般用艾草或山茱萸制成,柔軟,放久了會變硬。裏面有餡料,形狀大概分元寶和圓,有的地方甚至做成和餃子壹樣的形狀。

然後就是關於清明果的歷史傳說。誠然,有壹年清明節,太平天國的忠君李秀成將軍被清兵追趕,於是附近田裏的壹個農民來幫助他,把陳太平偽裝成農民,和他壹起耕田。

清兵沒有抓到陳太平,所以他們在每個村口設置崗亭,檢查每個離開村莊的人,以防止他們給逃犯陳太平帶食物。收留陳太平的農夫非常聰明。他采了許多艾草,在家裏煮了,然後搓成糯米團,把這些藍色的餃子拌在草叢裏,成功地騙過了村口的哨兵,帶到陳太平去吃。從此,人們就流傳了吃團子的習俗。

當然,這只是傳說,沒有任何可信度。作為清明節的壹種食物,清明果有著更多的歷史淵源。起初,清明果應該是寒食節的壹種食物。後來因為清明節和寒食節的互動,成為清明節的壹種飲食習俗。

清明果在我國的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福建、廣東等南方地區普遍流行。現在祭祖的功能已經基本喪失,更多的是作為春季時令糕點被人們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