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鈴草莖部呈圓柱狀,頂端有圓形的果實,搖晃起來會有像鈴鐺壹樣的響聲。
響鈴草多年生草本,根長達60厘米以上,莖部筆直,呈現圓柱狀,莖、枝直立或略上升,通常分枝甚多;莖、枝、葉各部分均有稍長而擴展的毛,毛略粗糙,稍呈絲光質。頂端有圓形的果實,長大約2.5-3cm,裏面含有20-30顆種子,搖晃起來會有像鈴鐺壹樣的響聲,因此叫響鈴草。
響鈴草簡介
“響鈴草”是地方稱呼,有的地方還稱它為野苦豆,野花生,大眼蘭等。而它的大名卻叫“豬屎豆”,這個名稱聽起來很不雅,還有人以為它可能會很臭,所以才被這樣稱呼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它壹點都不臭,反而還帶有壹股豆類的清香味。
豬屎豆通常生長在山坡或是路旁及莊稼地裏,它的葉子有點像花生,不過有的地區就有點變種現象,除了豆子長得相像外,其它的都變了樣。
豬屎豆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豆子了,在它嫩綠的時候,長得很飽滿,其樣子酷似我們常吃的甜豌豆;而到了種子成熟時,豆子皮就會變成棕黑色,當我們摘起來時,會有叮叮當當的響聲,因此在民間才會有“響鈴草”的稱呼。
豬屎豆在我國的分布還算廣泛,如浙江、福建、臺灣、湖南等省份都有被分布到。在很多農村裏,人們對豬屎豆這植物都比較陌生,也不知道它的價值,所以當它長到莊稼地裏的時候,人們都會把它拔掉丟在路邊暴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