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57年,“大智禪師”高宗被宰相張浚推薦為景山寺方丈。當時龍象並行,法座繁盛,為寺院贏得了“東南第壹佛寺”的榮譽。
尤其是林佶教的楊岐派孟安元聰住寺時,佛家雲集京山,甚至日本佛家也慕名而來,成為弘揚林佶教的宗祠之壹。
景山寺雖名滿天下,但也命運多舛。僅在宋寧宗和宋理宗時期,僅相隔四十余年,景山萬壽寺就失火,三毀三建。
如今,萬壽寺的原貌已經模糊,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只是壹個重建的版本,雄偉莊嚴,依稀可見當年的繁華。
景山茶宴:
“景山茶宴”是中國古代茶宴禮儀習俗的延續,是中國禪宗茶文化的傑出代表。因誕生於余杭景山寺而得名,是景山寺接待貴賓時的大堂茶會。
“景山茶宴”起源於唐代,盛行於宋元,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對中國近代“茶會”禮儀的形成,以及日本茶道和民間飲茶禮儀在杭州的存續產生了重要影響。
2010以禪文化、茶文化、禮儀文化為主的“景山茶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景山茶宴具有悠久的歷史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茶,就是壹味的講道禪茶的方式。景山茶宴壹般包括敲茶鼓、貼茶單、設茶席、邀客、煎湯點茶、分茶謝茶等十余道儀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