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夕的由來
除夕夜,與新年的開始和結束相連,舊的壹年直到今天晚上才被除去,第二天就被新的壹年取代,所以叫“除夕”。
(1)除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末期的辭舊祭祀祖先的習俗。
(2)在我國的歷史文獻中,很早就提到了“年夜飯”這個名稱,是西晉周初寫的《地方風俗誌》。
(3)後來也叫大年夜,即大年三十。除夕是大年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
2.除夕的傳說
關於除夕夜有很多傳奇故事,其中比較經典的故事如下:
中國民間傳說中有壹個叫“Xi”的妖怪,每年臘月三十來禍害百姓。
後來,人們向略顯笨拙的竈神求助。於是竈神派援軍上天,請來了神農的孫子——“年”。
年雖然還很小,但是他很勇敢,是個小英雄。“年”決定下凡為人民除害。他帶了兩件法寶,壹件是帶霹靂火花的竹筒,壹件是彩色的紅綾。
在臘月三十的晚上,怪物“Xi”真的來了。年帶著他的兩件寶物,與怪物Xi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除掉了怪物Xi。
後來,為了紀念,人們把臘月三十叫做“除夕”。為了紀念“除夕夜英雄”,正月初壹被稱為“年”。初壹,我們應該開開心心的迎接新年。
“年”裏降妖除魔的兩個寶貝,萬財紅綾和霹靂竹筒,演變成了對聯和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