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蘇軾在黃州發明的美食

蘇軾在黃州發明的美食

蘇軾在黃州發明的美食是東坡肉。

東坡肉是蘇軾在黃州任團練副使時創制的豬肉佳肴。在宋代,豬肉的消費量雖然很大,但其在肉食中的地位並不高,貴羊賤豬是宋代社會的飲食風尚。

蘇軾“性喜嗜豬”,到黃州後,發現“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經過實踐,他創制了小火燒豬肉的方法:“浄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這種做法流傳開來,就成了後來名揚天下的“東坡肉”。

東坡肉屬浙菜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這道菜的訣竅。

蘇軾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父為蘇洵,弟為蘇轍,父子三人並稱“三蘇”。

嘉祐二年(1057年),參加殿試中乙科,賜進士及第(壹說賜進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參加制科考試,授大理評事、僉書鳳翔府判官。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