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湯圓是有餡料的,人們煮熟了就著湯吃。因為這種在鍋裏煮的湯圓會漂浮和下沈,湯圓的起源最初被稱為漂浮紫苑,後來在壹些地區被改名為元宵。湯圓是當時明州和現在浙江寧波的著名小吃。也是中國代表性的小吃之壹。
湯圓的名字和“團圓”的發音相近,所以有團圓的意思。湯圓象征著幸福的家庭團聚。吃湯圓意味著新的壹年闔家歡樂,也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湯圓簡介
湯圓,又稱“湯團”,是漢族傳統小吃的代表之壹。同時也是中國傳統元宵節中最具特色的食品,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相傳湯圓起源於宋代,是當時明州的壹種新穎食品,即以黑芝麻、豬板油為餡,加少許白糖,外面搓成圓形的糯米粉。煮熟後,吃起來又甜又軟,回味無窮。
吃湯圓是漢族人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在江南。民間有句話叫“吃湯圓老壹歲”。陳之穗的《湯圓》詩中說:每到冬天的至日,人人都會做飯,壹歲時,人人都什麽都不知道。俗話說,寧波家家做糯米飯,知足常樂。胡也有詩說:湘澤糯米作湯圓,沸水浮銀,富貴鹹。入口香甜順滑,壹家人其樂融融,沈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