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不僅美味多汁,而且營養豐富,有去火止咳的功效。清代吳鞠通的著名醫學著作《傷寒論》曾提到,五汁飲料能生津止渴,梨汁就包含在這些五汁飲料中。
幹燥的冬天,妳是不是也把梨水作為潤肺止咳的法寶?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郝說,從藥用功能來說,梨味甘,微酸,性涼,有清熱的作用;味甘微酸,酸甘化陰,故有生津、潤燥、化痰之功;入肺胃經,故主要用於清肺胃熱。“可用於內熱引起的發熱、咳喘、痰黃,胃熱引起的饑餓感;還適用於陰虛或發熱引起的陰虛幹咳、口渴、咳痰、便秘等癥狀。也可用於溫熱燥邪引起的幹咳、喉癢、舌燥。”簡單來說,梨適用於肺胃實熱、肺胃陰虛、溫燥犯肺引起的幹咳。
但對於風寒、痰濕、痰熱引起的常見咳嗽,或病毒感染,喝梨水不僅無效,還會適得其反。郝強調,如果人面色蒼白,脾胃虛弱,怕冷,就不宜多吃梨,尤其是深秋和冬季。還有,當寶寶臉色黃黑,或者身體浮腫,喉嚨裏還伴有痰的時候,也不適合壹直喝梨水。因為這兩種屬於脾虛、痰、梨寒,而脾喜熱惡寒,對於脾虛的人來說,吃多了會傷脾胃。
編輯王璐校對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