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它喜歡群居,選擇食物。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每100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
鯽魚性平味甘,入胃、腎,有和中、補虛、除痰、暖胃食、補中之功效。鯽魚分布廣泛,全國各地壹年四季都有生產,尤其是2-4月和8-65438+2月,是我國重要的食用魚類之壹。
鯽魚最大體長約30厘米,棲息深度0 ~ 20米。是無毒、經濟、可食用的魚,質優價廉。多產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其中洱海鯽魚最為著名。
擴展數據:
鯽魚的棲息地環境:
1,鯽魚喜歡成群行走,有時順流,有時逆流,在水草豐茂的淺灘、彎道、溝渠、蘆葦叢中覓食產卵,在水流緩慢或靜止時,在餌料豐富的地方暫時安家。
2.大面積水域:大面積水域的鯽魚選擇進食,尤其是淺水水生植物,甚至集中在水域。即使是冬天,它們大多也不會遊到沒有草的深水處過冬。
3.小尺度水域:小尺度水域的鯽魚遇到水流可以遊動,不流動就停下來,選擇吃和活。在冬天,它經常潛入水的深處過冬。
百度百科-鯽魚
百度百科-魚
百度百科-魚類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