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唐朝末年,廣西有壹位名叫劉三姐的女子。她擅長唱民歌,聲音委婉。每年3月3日,她都在山裏唱歌,傳遞自己的感情,激發人們的鬥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節日已經成為廣西的傳統節日和當地人民的重要文化活動。每年3月3日,廣西各地都會舉行民歌比賽、歌舞表演等活動,紀念劉三姐和她的民歌文化。
劉三姐是壹個真實的人,但關於劉三姐的真實存在時期和各個方面,眾說紛紜。有人說她出現在宜州,有人說她出現在洛城。沒有人能證實劉三姐出生在哪裏,但我們只能根據古人留下的文字來猜測。
廣西三月三的習俗有:
1,唱歌坐當妹子
歌圩迎客,千人舞竹竿。“三月三”是壯族最重要的民族節日。三月初三,壯族男女會聚集在山坡上唱山歌,開展搶花炮、打銅鼓、拋繡球等壹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搶“煙花”展現民族魅力,“唱歌坐姐妹”書寫浪漫。
2.吃煮雞蛋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是吃薺菜的季節。春天吃薺菜也是中國人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漢族人在這壹天有吃當地菜肴和煮雞蛋的習俗。
3.殺豬
節日裏,豬被祭祀給社稷和山神,吃黃糯米。這些村莊相互之間有三四個月沒有交流。瑤族把3月3日作為“千杠節”,這是壹個集體漁獵的節日。他們將捕獲的野生魚逐戶分發,享受豐收的喜悅,然後聚集在廣場上唱歌跳舞慶祝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