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果(拉丁文學名:Ficus tikoua?Bur。)是桑科和榕屬的匍匐木質藤本植物,有細長的不定根和膨大的節;高達40厘米,葉堅紙,葉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銳尖,圓形至淺心形基部,基部側脈短,側脈表面有短剛毛,托葉披針形,無花果成對或成簇於匍匐莖上,常埋於土中。
球形到卵球形,有小的基部苞片;雄花生在無花果果實內壁的開口處沒有梗,雌花在另壹種植物的無花果果實內壁上有短梗。瘦果卵圓形,表面有瘤,側生花柱,5-6月開花,7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四川、甘肅和陜西南部;在印度東北部、越南北部和老撾也有分布。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為陽性植物,耐半陰,自然生長在低山區的山坡、田埂、溝渠、灌叢邊緣、疏林、路旁等地,常成片生長。
栽培技術
水果管理是廣泛的,易於傳播。在實際生產中,扡插繁殖可以達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其栽培技術簡單。只要氣候、土壤、水分適宜,雨季種植成活率高達90%。
壹般3月初至4月初氣溫回升後是扡插繁殖的好時機。扡插長度為10-15 cm的1壹年生枝條,扡插介質不限,細砂或壤土均可。
如果不需要快速生長,也可以在需要綠化的地方直接砍伐。株距15cm× 15cm,3月可剪,5月底可收。同時,扡插實驗表明,帶節的莖段有可能發育成種群,因為它具有在地面生根的特性,更容易長出新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