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蘆筍的種植方法和技術有哪些?

蘆筍的種植方法和技術有哪些?

蘆筍耐寒、耐旱、耐氯、耐堿,適宜在河雙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透水性好、排灌條件好的沙壤土和壤土中生長。土壤pH值呈中性,5.5以下或8以上的酸性土壤和重鹽堿土壤不適宜耕種。

蘆筍的正常生長需要多種營養。常量元素中,氮和鉀較多,磷較少。中微量元素中,鈣、鋅、錳、氯是不可缺少的。

秋末冬初剪去枯枝後,應迅速用除草的方法消滅生長中的多年生雜草;冬季清園施肥後,可噴灑撲爾敏防除多年生雜草。早春嫩莖發芽前,中耕、培土後應噴灑除草劑,防止壹年生雜草的發生,其中氟樂靈或田間施藥可用於填土,防止馬唐、稗草等禾本科雜草。

擴展數據

播種時間是最長的生長季節。春天盡早播種。播種期應為18℃~20℃,過了霜凍期。地溫越高,甚至達到32℃,發芽越快。在生長季節播種太晚會導致母株變小。因此,如果在生長季節種植太晚,應盡可能采用各種方法促進植物快速不間斷的生長。

當幼苗與苗圃結構株的間距為5~7 cm時,可獲得優良的蘆筍母株。間距過小,母株產量降低,過大,土地浪費。種子被播種在壹個大約2厘米深的洞裏。如果常年有雜草或者每年雜草濃度高的土地,就不能使用。土壤越細,越有利於培育蘆筍母株,因為母株容易中耕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