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之壹,是中國最重要的水文系統之壹,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為數億人提供了水和食物。長江中最大的魚是中華鱘,又名巨鱘,被譽為“長江魚中之王”。它們是屬於鱘魚科的壹種淡水魚,最大體長超過5米,體重超過1噸。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壹。
中華鱘呈紡錘形,吻部較長,嘴前有四個吻部。口位於腹側,有彈性,可拉伸成管狀。身體覆蓋著五排又大又硬的骨鱗,背部壹排,側部兩排,腹側兩排。它們的尾鰭是彎曲的,側鰭基部較寬,背鰭與臀鰭相對。中華鱘主要生活在長江中遊的深水區。它們是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食,喜歡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尋找食物。
中華鱘的習性
中華鱘是壹種底層魚類,是洄遊或半洄遊性的,洄遊時不吃東西。每年春夏5-6月,中華鱘喜歡在河口群集,秋季回到河流上遊,在水流湍急、底部有礫石的河段繁殖,繁殖群會聚集在此繁殖。
中華鱘力量強大,體型巨大,壽命很長。最長壽命可達40年。入河後必須在河中停留壹年,於5438年6月+次年10月到達產卵場。在這壹年中,中華鱘並不總是逆流而上,而是時而遊時而停,時而潛伏在河中的坑洞裏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