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可的全國性節日,大約是在唐朝。《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中秋節賞月的習俗在唐代非常流行,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下了關於月亮的詩。
中秋節結合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砸藥、楊貴妃變月神、唐逛月宮等神話故事,使之充滿浪漫,戲月之風也只能蓬勃發展。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雜糅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流傳至今。
擴展數據
自2008年起,中秋節在中國大陸被列為法定假日。如果當天適逢周六日,下周壹給壹天假。
在臺灣省,中秋節放假壹天。如果和周六周日重疊,就不補了。但如果離周休日只有壹個工作日,則工作日改為節假日,另選周六補課。
香港中秋節公眾假期定於農歷八月十六日(中秋節翌日)。如果是周日落,周壹休息壹天;如果發生在周六,沒有補休。
韓國把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日,放假三天。
百度百科-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