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雞肉和油飯時使用的“斑點蘭葉”其實是香草,是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馬兜鈴屬灌木,是東南亞美食中不可或缺的香料。但不像大部分香料那麽濃烈,香味柔和綿軟,因為含有芳香成分“2-乙酰基-1-吡咯啉”,聞起來像“煮熟的香米”,所以能給油飯帶來更濃郁的米香味。
海南雞飯的雛形可能來自海南祭祀用的“飯團和雞片”的組合。自清代以來,海南居民總是在節日裏烹煮雞油、浸泡雞水和大米,然後將大米揉成圓形飯團,以祭拜祖先,並為後代傳達“團圓”的含義。節日過後,人們會享用額外的煮雞肉飯團。
水煮雞和米飯壹起吃的方法也在慢慢延續。海南人常選擇壹種以椰子為食的“文昌雞”,外形“三小兩短”。文昌雞是優良的肉用品種。用在“白切”的做法上,味道不凡。這種海南當地的“雞飯”常被稱為“文昌雞飯”。海南雞飯吃多少遍都不會膩,它已經完全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