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筆與徽墨、宣紙、端硯並稱為文房四寶,是中華文明悠久燦爛的重要標誌。湖筆的故鄉是善璉鎮,那裏有比祖蒙天廟。相傳秦始皇大將蒙恬發明了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衣)的毛筆。
徽墨是以松木為基本原料,配以其他20多種原料,經過點煙、勾兌、壓磨、風幹、修邊、金漆、裝盒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澤深潤、堅實有光澤、入紙不頭暈、舔筆不粘膠、持久耐用、香味濃郁、防腐防蛀等特點。適用於書畫,素有香骨白骨之美譽,不留硯。
佩恩湖的起源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古代歐洲人用鵝毛筆寫字,動作瀟灑飄逸。中國的毛筆風格完全不同。它選用動物毛發柔軟堅韌的部分,可以書寫千變萬化的字體,記錄中國不同時代、不同性格的人所發生的事件。
我們都認為甲骨文是商朝唯壹的書面語言。事實上,考古文物證明,當時中國人已經會用毛筆寫字了。只是因為它沒有刻在硬骨頭上的甲骨文保存得好,我們才遺憾在這個世界上看不到它。今天我們常見的毛筆,據說是秦代負責督修長城的將軍蒙恬改進的——真正的文武雙全!蒙恬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湖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