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屠蘇酒的起源及其意義

屠蘇酒的起源及其意義

屠蘇酒的起源是王安石的詩;意思是防疫。

“鞭炮聲壹歲,春風暖屠蘇。”這是宋代王安石寫的《元日》詩。相傳,自南北朝以來,就有在除夕喝屠蘇酒的民俗。正月初壹喝藥酒防疫的習俗,早在漢代就形成了。過去,由於衛生條件差和流行病,人們經常喝屠蘇酒來預防疾病。

當時喝的是花椒酒,就是用辣椒泡的酒。花椒具有祛濕、散寒、止痛、殺蟲等功效。後來,屠蘇酒出現了,它逐漸取代了胡椒酒,因為它比胡椒酒有更大的消除瘟疫和預防疾病的作用。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國寧傅除夕祭宗祠,郭蓉傅元宵宴”中,描寫大年三十從國寧傅歸來後,賈母與兒女、媳婦、孫輩共慶除夕,“擺相思宴,男女坐西,獻屠蘇酒、相思湯、吉祥果、如意餅”。

屠蘇酒的組成及制備方法;

唐代孫思邈《急備千女方》、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清代《尊生八記》、沈《尊生書》中均有記載,處方大同小異。

《本草綱目》記載:“肉桂七毛五分,防風草壹兩,菝葜五分,花椒、桔梗、大黃五分,附子二毛五分,赤小豆十四枚,裝於三角絳囊,掛於井底壹夜。文章來自華夏酒,大年初壹拿出來放在酒裏,煮了幾次。全家人都問起這件事。

說喝這種水可以“無病”當然是誇張了,但作為防疫藥酒,在當時還是起到了壹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