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
馬鈴薯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僅次於小麥和玉米的第三大糧食作物。土豆,又稱雞蛋、土豆、洋芋等。,是茄科的塊莖。它和小麥、玉米、水稻、高粱壹起成為世界五大農作物。土豆原產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人工種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秘魯南部。主要的馬鈴薯生產國是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和美國。中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總產量最多的國家。2015年,我國將啟動馬鈴薯主食化戰略,推動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為大米、小麥、玉米之外的又壹主食。如果吃的時候炒土豆,很容易把土豆裏的澱粉變成變性澱粉,對人的身體不好。
馬鈴薯收獲後,在適宜發芽的環境中長時間不能發芽,屬於生理性自然休眠,是對不良環境的適應性。當匍匐莖頂端停止極性生長,塊莖開始膨大時,塊莖休眠開始。休眠期的長短與塊莖的貯藏、播種後能否及時出苗有關,因而也與產量有關。馬鈴薯的休眠期受貯藏溫度的影響很大。在26攝氏度左右的條件下,休眠期因品種不同,從1月左右到3個月以上不等。馬鈴薯在0-4攝氏度的溫度下可以長時間保持休眠狀態。馬鈴薯的休眠過程是由酶活性的方向決定的,並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