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簡稱回南)是對我國南方地區壹種天氣現象的稱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時,氣溫開始回暖而濕度開始回升的現象。
華南屬於典型的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因此每當每年3月至4月時,從中國南海吹來的暖濕氣流,與從中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在嶺南形成準靜止鋒,使華南地區的天氣陰晴不定、非常潮濕,期間有小雨或大霧,回南天現象由此產生。壹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後,就開始在物體表面凝結、起水珠。
冬去春來,乍暖還寒,人們在起床時發現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霧
海,這樣的天氣兩廣人稱為“回南天”。
回南天是天氣返潮現象,壹般出現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冷空氣走後,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壹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後,容易產生水珠。回南天現象在南方比較嚴重,這與南方靠海,空氣濕潤有關。“回南天”出現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是濕漉漉的景象,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而濃霧則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
據統計,回南天現象嚴重時可使能見度降至50米。在回南天氣中,壹些物品或食品很容易受潮,進而黴變腐爛,因此,要適當采取相應的防潮措施。在夏天,縱然有潮濕的海洋氣流,但墻壁和地板的表裏不夠冷,墻壁和地板還是不會出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