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丁寶楨屬於哪個朝代?

丁寶楨屬於哪個朝代?

丁寶楨是清朝人。

丁寶楨(1820 —1886),貴州省平遠縣牛場鎮(今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人。晚清大臣,鹽務改革家。鹹豐三年(1853),33歲的丁寶楨考取秀才。此後歷任國子監編輯庶吉士、嶽州知府、長沙知府、山東巡撫、四川巡撫等職。

任山東巡撫期間,治理黃河水患,創辦山東第壹家官辦工業企業山東機器制造局,創辦尚誌書院和山東第壹家官辦書店。丁寶楨為官期間,勇敢、清正、正直,壹生報效國家,熱愛人民。光緒十二年(1886),丁寶楨去世,享年66歲。朝廷謚號太保太子,謚號“文成”,入仙祠,並在山東、四川、貴州等地建祠。

丁寶楨的軼事: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原名宮保雞丁,這道菜是丁寶楨發明的。據說丁寶楨很會做菜,喜歡吃雞和花生,尤其喜歡吃辣。當他擔任四川省省長時,他創造了壹道由雞丁、紅辣椒和花生制成的美味菜肴。這條路原本是丁家的“私房菜”,後來越來越廣為人知。

所謂“包公”實際上是丁寶楨的榮譽稱號。清廷為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保親王”。“太保太子”是“宮中珍品”之壹,所以他發明的這道菜取名為“宮保雞丁”,也是對他的紀念。時代變了。很多人不知道“包公”是什麽,所以理所當然地把“宮保雞丁”寫成“宮保雞丁”。雖是壹字之差,卻改變了紀念丁寶楨的初衷。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丁寶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