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壹般定在7月15日,因為根據道教世界觀,習慣上把壹年的正月十五稱為“天官”(上半年)“上元節”;下半年,當地官方節日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節”。因為土地含有水分,每年下半年的10月15日是“夏媛節”。這三個要素,即上、中、下要素,構成了對道教三位壹體世界的系統認識。
鬼節描寫
農歷七月十五,人們慶祝中秋節,俗稱鬼節。中秋節其實是道教的節日,今天已經成為新加坡社會的壹個重要民俗——中秋節。7月14/15日祭祖是流行於各國漢字文化圈和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也是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齊名的傳統祭祖節日。
這個節日起源於秋季早期的“七月半”豐收,用以祭拜祖先。“七月半”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祖先崇拜和豐收節。
在古代,人們常常依靠神靈的保佑來獲得農業的豐收。春夏秋冬祭祖,但初秋的“秋味”很重要。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們舉行祭祀祖先靈魂的儀式,先把最好的時令產品獻給神靈,然後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祈求來年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