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山藥的塊莖長在土層下深處時,應深翻或就地開溝。輪作時,開溝距1 m,寬25 cm,深0.5-1 m,因品種而異。間作是按照2-3米開溝。最好在入冬前翻耕溝土,隨著土壤的解凍,在早春將土翻入溝中。最後按照1米的寬度做壹個邊框進行種植。
播種方式壹般采用單行條播,在畦中央挖10 cm的深溝,然後按15-20 cm的株距在溝內放入山藥種子或段,用8-10 cm覆蓋。從早春終霜前開始種植,到深秋初冬初霜結束。
山藥的田間管理
(1)稀疏苗
如遇扡插,應及早疏苗,留1~2壯苗。主莖基部的側枝妨礙通風透光,應除去。在大量Reiyoshi形成期間,為了避免營養物質的過度消耗,可以盡早去除壹部分。
(2)施肥
基肥可以在播種後和搭棚前施入,與可利用的氮肥結合使用。出苗時追肥1 ~ 2次,保證出苗需要。莖、葉、塊莖開始旺盛生長,應再施氮磷鉀復合肥。
(3)中耕除草
結合追肥澆水,中耕要淺,用手拔除植株附近的雜草,避免損傷根系。
4.水
在塊莖旺盛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山藥是壹種耐旱作物,但要想高產就要適當澆水。壹般在1追肥前後,若土壤久旱變白,應輕澆1-2遍,直至土壤表面濕潤。以後夏秋之交,如果幹熱天氣持續1周以上,早晨要澆冷水抗旱;山藥比較怕澇,雨季要及時清溝排水,做到田間不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