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四寶之鹿茸角
雄鹿嫩角未長成硬骨時,有毛,含血,稱為鹿茸。它是壹種珍貴的中藥,用作滋補品和滋補品,對虛弱和神經衰弱有療效。《神農本草經》作為常用中藥,被列為中國產品。因為原生動物不同,分為鹿茸(黃色鹿茸)和鹿茸(綠色鹿茸)兩種;因收割方式不同,可分為碎絨和鋸絨。因枝叉數量與老嫩不同,可分為馬鞍、二杠、掛角、三叉、剁花、荷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鹿茸“善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壯骨”。世界上大約有40種鹿,中國分布的有19種。梅花鹿和馬鹿是中國主要的鹿茸。梅花鹿主要產於吉林和遼寧;馬鹿主要產於黑龍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東北的梅花鹿叫“鹿茸”,品質最好;東北收獲的馬鹿叫“東馬榮”,品質好;西北產的叫“西米”,質量低劣。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馬鹿未骨化但有絨毛的幼角。出生後8-10月齡的梅花鹿和馬鹿的公鹿,額頭開始凸出,形成長長的絨基。2歲以後鹿茸分叉,3-6歲出生的鹿茸較好。鹿茸是壹種珍貴的藥材。鹿茸含有磷脂、糖脂、膠體、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質、鈣、磷、鎂、鈉等成分,其中氨基酸占總成分的壹半以上。鹿茸性溫而不燥,具有滋補強身的作用,對體虛久病患者有很好的強身健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