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月亮節、月光生日、月亮節、秋天節、中秋節、月亮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中秋節起源於對天的崇拜,由古代的中秋節演變而來。
中秋節起源於對天象的崇拜,由古代對秋天月亮的崇拜演變而來。)
第壹個“節”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日。
(最初,“祭月”的節日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壹天舉行的。)
後來又挪到了夏歷(農歷)八月的15日。
(後來轉移到夏歷(農歷)8月15日,有的地方把中秋節定在夏歷8月16日。)
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有了節日,賞月、吃月餅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燈籠、賞桂花、喝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延續了很久。)
擴展數據
傳統中秋節活動:
1,祭月(拜月)
祭月是我國非常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壹種崇拜活動。古代有“秋暮暮月”的習俗。
2.點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助月的習俗。如今,湖廣壹帶仍有在塔上堆瓦燃燈的習俗。江南有做燈籠船的習俗。現代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更盛。
百度百科-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