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端午節家家戶戶掛艾草、菖蒲、大蒜是什麽意思?

端午節家家戶戶掛艾草、菖蒲、大蒜是什麽意思?

主要表達驅邪驅邪的意思。

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掃庭,眉心放菖蒲、艾條,掛在堂上。菖蒲、艾葉、劉樺、大蒜、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環和裝飾品,美麗芬芳,婦女們競相佩戴以驅邪。

相傳很久以前,按照慣例,端午節瘟神要有災,天帝覺得可憐,就派人下凡觀察民情。五月五日,天帝使者裝扮成賣油的,大喊:“壹個葫蘆兩斤,兩個葫蘆三斤。”大家都搶著買,只有壹個老人不僅不肯買,還跟老人說賬算錯了。

油賣完了,老人跟著沒買油的老人說:“妳是世界上的好人。瘟神今晚發了壹場瘟疫。妳可以在屋檐下種艾葉和菖蒲來躲避瘟疫。”老人聽說後,挨家挨戶告訴大家,於是家家戶戶種艾蒿和菖蒲,瘟神也無法減少瘟疫,人們才平安得救。後來代代相傳,習以為常。

掛艾草的作用:

端午節掛艾草更有講究。農村有端午節“不掛”艾草的說法。

第壹,不要曬後掛艾草。端午節正值盛夏,是草藥藥性最強的時候。人們說,被太陽暴曬的艾草不能掛,因為它被太陽暴曬後藥性變得不那麽強了。因此,為了使艾草更具藥用價值,驅蚊、蠅的效果越明顯,人們通常在端午節早期在山上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