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至日,又稱至日、冬節、子年等。,兼具自然和人文內涵。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壹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祭祖節日。冬天的至日是四季八節之壹,被認為是冬天的壹個大節日。在古代,有這樣壹種說法:冬天的至日有壹年那麽大。
冬季至日的習俗因地區不同而在內容或細節上有所不同。在中國南方,有祭祀祖先和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每年冬天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冬季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太陽歷270度,在公歷65438+2月21的第23天慶祝。
氣象變化
冬季至日後,雖然太陽高度角逐漸增大,但這是壹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損失的熱量仍然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局面。在“三月九,四月九”這壹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越來越冷。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地貌差異很大。
雖然冬季至日的白天很短,但冬季至日的溫度並不是最低的。冬季至日之前不會很冷,因為地表還有積熱,真正的寒冬是在冬季至日之後。由於我國各地氣候的懸殊,這種天文氣候特征對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明顯偏晚。冬季至日過後,中國各地的氣候都會進入壹個最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第九年冷”“第九年冷”。
百度百科-冬天的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