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性狀:苦辛,寒,有毒。
《別錄》:"治膝痛,溪毒。"
《藥性論》:"主肝家熱,明目。"
《唐本草》:"主大風,癲癇,頭風,濕痹,毒在骨髓,除諸毒螫,殺疳濕匿,主腰膝中風毒。亦主猘狗毒。"
《本草拾遺》:"葉挼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黃好睡。"
《履巉巖本草》:"去風活血。"
《綱目》:"善通頂門連腦。"
《天寶本草》:"去風解毒。治肚大青筋,皮膚瘙癢,風濕癥。"
《廣東中藥》II:"治紅雲血癬,痰火核,感冒,鼻淵。"
《本經》:“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跡”
《要藥分劑》:“治鼻淵鼻首,斷不可缺,能使清陽之氣上行巔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