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是壹種栽培植物,主要產於四川冠縣,以及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生長在溫和的氣候中。川芎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60 cm。根狀莖發達,形成不規則的結節狀拳頭狀團塊,具有強烈的香氣。莖直立,圓柱形,具縱條紋,上部多分枝,莖節下部膨大呈圓盤狀(紫菱)。
培養模式
在山區選地整地培育繁殖材料,選地後除雜草,就地燒灰作基肥,將耕地耙平至25 cm左右深,根據地形和排水條件做寬1.7-1.8 m的畦埂。
在平壩地區種植,以前的作物多為早稻。收割後,鏟去稻堆,開出犁溝。犁溝的寬度約為1.6米,犁溝的寬度約為33厘米,犁溝的深度約為25厘米。表土被疏松,形成魚背。最好先在畦沿上鋪堆肥或糞肥,挖掘時與表土混合。
適時播種應在立秋前後進行,不晚於8月底。早期,幼苗在高溫影響下容易枯萎;來不及了,氣溫下降了,對根莖生長不利。種植要在晴天進行,最好當天種植完畢。種植前,所有的川芎。沒有芽或芽受損、莖被蟲咬、節被蟲咬或芽已發芽的,都要除去。然後根據川芎的大小分等級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