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
陳沈
沙
來源:《赤壁》作者杜牧?唐朝
壹把殘破的鐵戟沈入沙底,不翼而飛,磨洗之後才發現這是赤壁之戰的殘跡。
如果東風不給周瑜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勝利,二喬被關在銅雀臺。
翻譯:
壹把斷戟(古代兵器)沈在水底的沙子裏,沒有被侵蝕。磨洗後發現是赤壁之戰遺留物。
如果東風不給周瑜方便,恐怕曹操會贏,二喬會被關進銅雀臺。
內容品嘗:
當初借了壹件古董,哀嘆前朝的人、事、物。“鐵不賣,洗之則認。”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破碎的戰戟沈在了沙子裏,沒有被侵蝕。磨好後,他認出這是前朝的遺物。在這裏,這兩個描述看似平淡實則參差不齊。斷戟埋在沙裏,指出這裏的歷史情況。
戰戟的碎沙沒有被侵蝕,暗示著時間流逝,事物改變的感覺。正是因為發現了這把埋藏在河底600多年的銹跡斑斑的“破戟”,詩人思緒萬千,只好把它磨出來辨認,發現原來是赤壁之戰遺留下來的兵器。這樣前朝的遺跡進壹步激起了作者的想象思維,為後面的表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