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臊子面做法
羊肉臊子面據說是由唐朝初期的"長壽面"演化而來,成為老人壽辰、小孩生日及其他節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壽延年"之意。是寧夏著名的傳統面食。在首府銀川的大街小巷,處處可以見到羊肉臊子面館。 做法:根據喜歡的口味準備羊肉臊子所需的配菜,壹般使用土豆、胡蘿蔔、西紅柿、木耳、豆腐、蒜苔(或韭菜),各種各色的蔬菜,營養豐富,秀色可餐。將木耳泡開,清洗幹凈後切小塊備用,土豆、胡蘿蔔、西紅柿(去皮)、豆腐以及羊肉切成小丁備用,蒜苔切段2-3cm備用。有條件可以煉出羊油,用羊油(或食用油)煸炒羊肉,炒出羊肉中的水氣。羊肉水氣炒幹後,放入準備好的蔥姜蒜,再放入十三香、花椒粉、辣椒面(不吃辣可不放),煸炒後盛出備用。重新起鍋倒入油,油熱後依次放入西紅柿、土豆、胡蘿蔔、蒜苔和木耳持續翻炒,最後加入之前炒好的羊肉,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鹽、醬油。加入清燉羊肉湯(或清水),開鍋後轉小火熬制所有食材入味,熬制過程中放入豆腐。另起鍋煮面,面煮熟後燴入湯臊子,更加入味,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羊油辣子和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