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經典:“甜而平。”
②別錄:“寒,無毒。”
3《陸傳本草》:“甘,涼。”
歸經《德培本草》:“入足厥陰經。”
功能:潤肺化痰,消癰利尿。治療痰熱咳嗽、肺癰、腸癰、淋病、水腫、腳氣、痔瘡、鼻腔。
①經典:“益氣。”
2《不錄》:“主多難。”
(3)崔禹錫《食經》:“李水路,去淡水。”
4《日華子本草》:“去皮,祛黑斑,潤膚。”
⑤綱要:“治腸癰。”
⑥《本草靜姝》:“能開胃健脾。”
⑦《本草》:“主治熱積於心經,小水痛,鼻上酒渣,如豆,痛出黃水。”
8《本草從新》:“補肝明目。”
⑨《鉤素本草》:“主腹結塊、潰爛、膿血,壹切滯於胃腸者,最重要之藥。”
主治陳念祖:“能潤肺化痰,亦益胃。”
⑾《山東中醫》:“治腎炎、尿道炎、尿痛、腳氣、水腫。”
⑿《中國藥用植物圖說》:“痔瘡腫痛,或洗之。”步驟1脾胃虛寒者慎用。
第二步“不錄”:“久服寒。”
第三步:“取壹種草藥”:“中度感冒者忌用。”
第四步:中醫編年史:“飲寒咳喘,久病腹瀉者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