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盈江寺的歷史沿革

盈江寺的歷史沿革

迎江寺始建於宋開寶七年(974)。它曾被稱為“古萬佛寺”,是由漢萬僧所建。明朝萬歷四十七年(1619),士紳阮在此基礎上再次集資,明光宗將其命名為“永昌護國殿”。

清初年重建,康熙二年(1663),總督張朝珍修建大雄寶殿和山門,迎江寺成為規模較大的城池。隨著後續的改建和擴建,它將最終成為壹個著名的沿河寺廟。鹹豐十壹年(1861年)毀於戰亂。清同治元年(1862)重修,命名為“迎江寺”,寓意該寺屹立在長江前。光緒元年(1875),慈禧太後贈盈江寺“妙明園”匾額,掛在藏經閣上。光緒二十四年(1898),近代著名高僧夏越在九華山畫廊創辦第壹所佛學院後不久,來到迎江寺任住持。在他住持期間,他留下了著名的《夏越住持公案》反對袁世凱稱帝。在夏越離開之前,他的前弟子新建來到了盈江寺擔任住持。盈江寺大門上方有壹塊寫有“盈江寺”字樣的牌匾,大門兩側各有兩個鐵錨,重約3噸,是此寺區別於其他寺廟的獨特之處。民間傳說,安慶地形如船,塔為桅。若不拋錨,安慶城隨江東而去,故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