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
大白菜,地裏黃了;三兩歲,沒有媽媽。媽媽,媽媽!
不如跟著爸爸;我害怕爸爸會和他的繼母結婚。媽媽,媽媽!
娶了後媽,三年半;有個弟弟比我好。媽媽,媽媽!
我哥哥吃面條,我喝湯。拿起碗,淚流滿面。媽媽,媽媽!
我媽想我,誰知道;我在夢裏想念我的母親。媽媽,媽媽!
桃花開,杏花落;想起妳媽,壹陣風。媽媽,媽媽!
歌曲背景
在華北平原的壹個貧農家裏,有壹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她兩三歲的時候,媽媽去世了。起初,我和父親住在壹起。後來父親娶了後媽,生了個弟弟,生活境遇更苦。
她得不到絲毫的溫暖,在孤獨和悲傷中越來越思念自己的母親。陪伴她的只有自己的歌和眼淚。眼淚幹了,但這首歌流傳開來,引起更多孩子同情的眼淚。
這些孩子也是家裏窮,有自己的苦衷。他們把痛苦寄托在這顆大白菜上,含著淚把它當作自己的歌來唱。他們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對大白菜進行了加工和改造,使之更加完善和通用。
就這樣,這首歌在華北代代相傳,越傳越遠。這個小女孩和後來唱的很多小朋友,就是這首《大白菜》的作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