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福建土樓簡介

福建土樓簡介

福建土樓又被稱為“客家土樓”,因為它們大多是由福建的客家人建造的。土樓起源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初和民國。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在未焙土中摻入壹定比例的砂質粘土和粘質砂,用夾芯板夯實,形成兩層以上的房屋。

福建土樓有永定縣的高貝土樓、洪坑土樓、楚溪土樓、項燕土樓、甄宓土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河坑土樓、桂樓、懷遠土樓,華安縣土樓。位於華安縣仙都鎮迪達村的二義樓,是中國圓石樓古民居的傑出代表。被譽為“土樓之王”、“國之瑰寶”。它以規模宏大、設計科學、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著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土樓作為福建客家引以為傲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加入了人的因素,堪稱天、地、人結合的縮影。幾十戶幾百人壹起上壹樓,體現了客家人群居和睦的家族傳統。所以,壹部土樓史就是壹部農村家史。土樓的後裔往往不用家譜就能說出侃侃家族的起源。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